Hachi 在的地方
就是天堂
蛇年的開初 有帥小狗安穩的睡容
是我一輩子的 定
回台大 在2025年的1月
走了趟 「農業陳列館」
遇聰明的學妹
買了雙台大實驗林的木筷 握之實然
2樓展示王大閎建築師設計圖與建築物的老照片 展陳的DM亦是獨特
有一個特殊的樓梯間 是我想自己帶著相機尋找的
偌大的空間 只我一人
和看著場地的一位女士 過來 熱誠地引介我 關於王大閎的作品
在台大與台大之外 我們說起 法學院的圖書館
說起台大牧場旁的宿舍 有許多事 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才能理解的
那共同的生命記憶
總是盼著 能遇到對的人 可以好好的說說話
原是台大人 一輩子 要遇著的 是台大體系的讀書者 專注的工作者
在2025年的開始 回學校 真的是個非常好的元起
記得 下次 帶帥小狗 Hachi 走第2次的校園
( 感謝學妹 教會我如何使用YouBike 晃蕩的校園 充滿了許多可變性 )
“You know that you can do it because you've done it once … what I understood this time is every day is different.”
- Jannik Sinner
在捷運上 我自最後一節車廂進
一個淨白的側臉龐引起我的觀看 很難注視
是一襲長灰袍 著出家人的鞋襪
靜靜的看著他的褐色斜背包 我想知道是否為法鼓山的修行者
未果
是一位西方白色人種的男性 那是一種相對於其他車廂中人的突兀
卻又是自在
我看著他揹背包的左肩上的灰長袍部分 已然磨損 一片 甚有小小的線頭出
與右肩的平滑 我踹測著 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型態 ?
想起 與峰志到農禪寺時 見著的一位經行者 深咖啡長袍 穿堂廊而過的身影 那種倏忽 與美
憶起 那念想的農禪寺 與姚仁喜的金剛經
在心中默默記著
或許 要走一次 那未曾到過的法鼓山 聖嚴法師樹葬處在的山林
走進MoNTUE
就是一陣的心安
在漫漫的人潮裡 有草間彌生熟悉的粉紅色底的黑色圓點氣球
我自展間的3樓看起
自在
先是一幅水彩 “ 光 “ 我認得墨水 和沉靜的咖啡色調
轉身再見其自畫像 其中有Miró的影子
最早的創作 水彩的 “ 點 “ 深陷其中的是我的當下
和謹記於心的 書寫
一個創作者 世人或許記得的是他的icon
可生命的恆流如此之長
怎能以單一種風格 形式 草草述之 ?
如跟斌華說的 我的風格是 “ Changing “ 一個無法言述的不願重複自己的創作
在攝影上 在學術的研讀上 在畫作中
在書寫的文字中 皆然
知識為底 作品是主
謝謝曼麗老師 讓我在觀看中 能將己身與草間的作品 記事 互動
引著我 創作的繼續